环境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环境

“电动方程式”燃起北京治霾新希望

FT驻京记者米强:近期在北京举行本赛季首场比赛的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号称比一级方程式更清洁、更环保,它或许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吸引力。
2015年12月23日

霾里的中国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中国治霾已迫在眉睫。承认现实,完成详尽分析,才能知道如何应对。治理雾霾的关键,在于明确经济损失究竟多大,以及损失应由谁来承担。
2015年12月14日

美国拟出资8.6亿美元助穷国应对极端气候

希望借此推动巴黎气候谈判取得突破,但此声明的实际效果尚不得而知
2015年12月10日

巴黎气候大会:中国扮演什么角色?

六年前,中国被指妨碍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取得成果。但对于此次巴黎气候大会,北京方面认为,达成减排协议将是推动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契机,就像2001年加入WTO帮助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一样。
2015年11月30日

欧盟官员两年前已警告尾气检测“有猫腻”

欧盟并没有迅速采取措施打击汽车制造商的这种做法
2015年10月26日

警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摊大饼思维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表示,旨在缓解北京城市压力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理念仍未突破摊大饼思维,难以根治大城市病。
2015年10月16日

土壤污染:中国的棘手问题

中国城镇居民普遍关心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但在中国的各种污染中,土壤污染可能是最难清理的。鉴于全国近五分之一可耕种土地已受到污染,中国政府加快了土壤污染治理规划。
2015年9月6日

高盛和美国银行加入企业减排俱乐部

13家美国大型企业作出的气候变化承诺,将带来至少1400亿美元绿色投资
2015年7月28日

亚洲治理挑战为投资者带来机遇

虽然投资者越来越认识到亚洲日益严峻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给自己的投资带来实质性风险,但他们不只是将这些问题视为挑战,而且也是在亚洲投资获利的关键。
2015年7月14日

生态城,成不成?

英国《独立报》前记者麦克贾克:新书《梦幻岛》通过解读上海东滩生态城的教训,探究其他大型生态城市项目的命运为何也会殊途同归。
2015年6月12日

绿色和平:北京雾霾显著好转

该环保组织研究显示,今年首季度北京PM2.5浓度同比下降13%
2015年4月22日

气候影响商业

FT专栏作家邰蒂:研究表明,寒冷会让人保守、团结,温暖的阳光则会促人创新。气候如何影响我们的商业文化,不应忽视。
2015年4月13日

FT社评:“撤资运动”无益根治气候难题

“撤资运动”近年声势不断增强,呼吁大学、政府和慈善机构等组织出售化石燃料企业的股份。运动人士的热忱可以理解,但这并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气候问题。
2015年3月31日

中国人不愿再活在雾霾下

FT亚洲版主编皮林: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中国引发了强烈反响。眼下中国经济反正在放缓,利用这个机会治理污染或许是明智之举。但问题是,中国能否在扭转坠入环境深渊命运的同时,仍保持不错的增长速度?
2015年3月6日

农村饮水面临挑战

中外对话与“中国水危机”合作的水项目分析师刘虹桥:中国政府决心在2015年底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学者评论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5年3月6日

中国环境监管中的“数字减排”困境

FT中文网撰稿人董阳:中国环境监管,根本上是“委托—代理”机制在起作用,政府、企业或独立机构等任何主体的引入,都成为这一链条的下一环,无法形成多元的治理网络。
2015年3月4日

中国企业愈发重视碳信息披露

“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主管李如松对环境网站“中外对话”表示,中国顶尖的大企业逐渐意识到,注重自身碳足迹可以带来良好的商业效益。
2015年2月6日

中国向丹麦学习净化空气

近年来,有钢都之称的鞍山引进丹麦“区域供热”技术,利用该市主要钢厂的废热为城市供暖。到2015年,鞍山每年将减少燃煤17.3万吨。丹麦公司称,若扩建热水管道系统,鞍山每年用煤量可减少120万吨。
2015年1月16日

垃圾将是城市心病

全球第二大水务和垃圾处理集团苏伊士环境CEO肖萨德在《高端视点》视频访谈中称,当地球人口增至90亿时,他的主要客户一定是在超大型城市。
2015年1月15日

中国农业须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中外对话:中国农业的特性决定了它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脆弱性,中国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气候变化,避免延误适应最佳时机而支付过高的代价。
2014年12月26日

美国国会敦促世行坚持环境及社会标准

有观点认为,迫于和中国支持的开发银行竞争,世行将对发展中国家项目降低标准
2014年12月19日

环境保护

虽然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但全球对商业能源的需求仍在继续增长,主要受新兴国家增长的驱动。此外,化石燃料满足了其中大部分需求。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最好的方法是改革激励机制,同时加快创新步伐,使无碳技术能够与化石燃料竞争。
2024年11月5日

气候变化

通谕是天主教会最高形式的教廷文书。这份为巴黎气候峰会所写的通谕表明了其呼吁减少碳排放的主张,可能成为他执掌拥有逾12亿信徒的天主教会任期内,留下的最永恒遗产。
2024年11月5日

环保纪录片

因怀疑腹中女儿患肿瘤与雾霾有关,前央视记者柴静决定调查雾霾并自费百万,耗时1年拍摄该片,播出后轰动中国社会。
2024年11月5日
|‹上一页‹‹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