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起诉高盛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市场前瞻:美联储将如何应对美国激增的通货膨胀?

欧元兑美元汇率能继续上涨吗?日本经济在第一季度受到了多大的冲击?
2021年5月16日

如何利用量子计算在金融市场上赚钱?

如果机构能够预测未来,哪怕只是几纳秒的时间,也足以横扫市场。
2021年5月15日

大卫·斯文森:重塑投资的耶鲁先驱

耶鲁捐赠基金的负责人留下的遗产让他跻身于最伟大投资者之列,业界人士认为他可以与巴菲特和林奇相提并论。
2021年5月9日

高盛执行首批比特币衍生品交易

由于对加密货币服务的需求激增,高盛宣布正式成立加密货币交易柜台,并成功执行两种比特币衍生品的交易。
2021年5月8日

比特币是投资良机还是即将破灭的泡沫?

如果散户投资者购买,他们需要接受加密货币带来的巨大风险。
2021年5月27日

高盛预计量子计算5年内引入金融市场

高盛与QC Ware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可能在5年内引入尚不完善的量子计算,为复杂衍生品定价,这比之前预期的要早得多。
2021年4月30日

Archegos爆仓导致银行损失总计超过100亿美元

野村报告损失29亿美元,瑞银报告损失8.61亿美元,各银行加起来因Archegos事件总计损失逾100亿美元。
2021年4月28日

欧洲央行是否会采取更多措施帮助欧元区经济?

在美国财报季,新冠疫情的赢家和输家表现如何?英国通胀正处于拐点吗?
2021年4月18日

牛市难题:估值越高,胃口就更高

投资者们对股票估值的高度期待意味着,即使公司拿出优异的业绩表现,仍有可能遭到漠视。
2021年4月17日

中国评级机构下调华融评级展望

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宣布,将华融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华融宣布延迟发布去年财报后,其债券价格暴跌。
2021年4月16日

高盛重逢“光辉岁月”

一家华尔街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达30%的时代又回来了。
2021年4月15日

华尔街繁荣提振美国三大银行利润

美国最大的三家银行周三公布了高于预期的利润,但这主要得益于投行业务,而非收入更稳定的传统存放款业务。
2021年4月15日

Archegos爆雷背后:一场落后十年的监管赛跑

美国监管机构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着手制定的法规,原本可以遏制“Archegos式危机”的发生,但该法规的落实却被一拖再拖。
2021年4月13日

“税收风暴”会降临华尔街吗?

分析师警告称,拜登上调企业利率的计划可能会打击企业利润。
2021年4月10日

电池迭代:有望重塑电动车市场的技术革命

固态电池大规模商用的前景,重新打开了人们对于寻找“特斯拉终结者”的想象空间。但这次技术浪潮的前途,又同时面对多重因素的制约。
2021年4月7日

日本能通过创新摆脱气候和能源危机吗?

在《京都议定书》签订近25年后,绿色技术的未来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2021年4月6日

瑞信的“Archegos梦魇”恐持续多年

因为“Archegos爆仓事件”遭受重创的瑞士信贷,暴露出大宗经纪业务所潜藏的系统性风险。
2021年4月6日

Deliveroo首日上市暴跌,伦敦金融城败兴而归

周二,Deliveroo的IPO演砸了。对于有志于吸引大型科技公司上市的伦敦来说,现在的心情,就好像点了美味的外卖,等菜送到的时候,已经冰冰凉了。
2021年4月1日

高盛是初级银行家需要的“火之洗礼”

科特里尔:我刚入职高盛时的通宵工作经历以后将为我打开一扇扇大门,我的努力也获得了丰厚的报酬。
2021年3月30日

Archegos爆仓给华尔街提出尖锐问题

当一些知名投行让一个华尔街无名之辈的家族理财室积累巨大杠杆时,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件事会不会引发一场金融危机?
2021年3月30日

美国企业拉响通胀预警

从制造业巨头到玩具厂商,很多行业都已真切感受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2021年3月29日

阿波罗-雅典娜:新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私募股权公司与保险公司300亿美元的合并让部分股东感到安心,但股市依然心存疑虑。
2021年3月23日

高盛CEO承诺不让员工周六加班

上月,一份高盛初级分析师抱怨该行超高工作强度的幻灯片引发广泛关注。该行CEO苏德巍承诺着手改善。
2021年3月23日

中国通胀率会继续处于负值区域吗?

欧洲央行会加大力度限制债券收益率吗?美国通胀反弹的速度有多快?
2021年3月7日
美国证交所对高盛提起的诉讼称,就在2007年次贷泡沫破裂之前,该银行与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合作,营销某些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当时高盛并未告诉买家,他们在购买由保尔森亲自挑选的贷款的一部分权益,而保尔森本人对次贷市场的看法非常悲观。换句话说,保尔森挑选这些贷款,是因为它们有很高的违约可能性。买家也没有被告知,保尔森策划这宗交易的目的,就是做空他们正要做出的投资。这宗交易最终让他赚得约10亿美元利润,而买家的投资亏了本。
|‹上一页‹‹28293031323334353637››下一页›|